這個部落格好久沒有正經的文章了!=▽=

這次想寫的是,學前教育到底應該學什麼?

這個問題其實很早之前就一直存在我心中。

我心目中的學前教育,就是快樂的玩,從「玩」當中去探索自己的身體和這個世界的關聯,盡情的接觸大自然、接觸各種素材,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想像力、去創作各種的事物,盡情的活動,然後在這些過程中,學習團體生活和基本的常規及禮貌。

所以當初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,我毫不考慮選了我們自己的附幼,一方面就跟著我很安心、一方面很便宜、一方面我完全沒有想要小孩在這個階段學什麼注音、數學、英文的。

結果,讓人失望的,以阿涵來說,即使是公幼,只有碰到評鑑的中班那一年是真的沒有紙筆作業的快樂成長,小班和大班仍然是幾乎每天的作業。

尤其大班這一年,上學期每天都有不同的作業就算了,這學期據說要銜接國小,除了本來就有的作業,每天再加一面注音作業。

剛開始我覺得有點壓力,好像不能讓小孩寫太醜,好像應該要負起責任督促她把作業寫得漂漂亮亮交回去。

後來看到一篇文章,說德國的老師要求家長不要把小孩的作業擦掉、不要幫他們訂正,老師才能知道他們的學習狀況,我覺得相當的有道理,所以後來大都放阿涵自己寫。

這學期有一天,老師跟我說阿涵的作業或圖畫,在學校做的和家裡完全不一樣,學校比家裡好很多,我不知道老師是不是有意思要我在家督促她?

不過我的理念還是這個階段她有寫完就好了,我沒打算要她寫得多好、多漂亮,而且這個時候,正好碰到一個幼兒園老師,更確立我這個想法。

 

這次鑑定學前的一個個案,是樹林區的一個國小附幼,那個班的老師讓我非常讚賞!

整個班級的氣氛活潑但不胡鬧,老師帶領他們「分組討論」和「分工合作」,同樣是大、中、小班混齡,三種年紀的小朋友可以和諧的共同完成工作。

我去看他們上課的整個早上,沒有聽到一句「安靜」、「不要吵」之類的話,反而是當動作比較快的小朋友先做完工作,老師請他們回到位子喝水,並且可以「小聲的和旁邊的同學說話」,如果全班的音量開始太大了,老師就請他們唸兒歌或母語,大家一起唸、自然就沒有人聊天了。

排隊的時候也是,老師發現小朋友沒有好好在排隊,就默默的做出一摸頭、插腰之類的動作,比較乖的小朋友就會開始跟著老師做,其他本來沒注意的小朋友慢慢發現大家都在做動作,就也開始跟著做,最後最後,剩下一、兩個還沒進入狀況的小白目(笑),老師才會叫一下他們的名字,不用老師大吼大叫的,整個班級就進入狀況了!

最後要離開前,我跟那個老師聊了一下,她說她覺得要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安靜守規矩是很難的,反而應該多讓他們活動,所以每天也一定會有固定時間的運動,而且她也覺得這個年紀不該學學科,但確實礙於家長的壓力,她們也會教一些注音、數學,但她都會跟家長說小朋友有寫就好、寫怎樣都沒關係,不要把他們寫的擦掉。

她也覺得很無奈,明明政府規定就是小一才開始學注音,但每個幼兒園都提早教,結果變成小一的老師也不認真教注音,學前沒學好的再去補救教學,真的很奇怪!

 

回到阿涵,上星期阿涵就說了一句話:「我最討厭寫注音了!」

我跟她說下次可以在老師面前說,我的用意是希望老師感受到小朋友已經開始排斥學習了,而且還是我從來沒逼過她的阿涵身上,不過她不敢!^^"

我也有在思考,因為國小就會有很多作業,所以大班開始習慣寫作業,這樣對嗎?

而我思考的結果,我還是覺得這是不對的!

因為國小會有很多作業、大班就要習慣寫作業;那麼因為大班要寫一頁作業、中班就要習慣寫半頁;因為中班要寫半頁、小班就要寫一行……這樣無限延伸下去,是出生就要練習拿筆了嗎?=□=

不過雖然我是這樣想,現實是阿涵仍然要每天寫作業,而且阿涵自己也不喜歡跟別人不一樣,所以她也很認命的寫。

很可惜,成長只有一次,而我們身在這個臺灣,也只能接受現況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植村奈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